金门战役,253团政委潜伏台湾娶妻生子、官至上校,32年后被杀害

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5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30

1949年10月是个不平凡的岁月,因为在这个月,新中国成立了;但与此同时,10月也是一个悲壮的月份,10月27日第三野战军的第28军、第29军的三个主力团在金门战役中全军覆没,多少英烈倒在了胜利的曙光之下。

在登陆金门的三个团中,253团是一个尤其引人注目的团。253团是老红红军团,同时也是叶飞上将的老部队,是以闽东和湘赣红军的4个连队发展而来,均是苏中子弟。跟随着新四军以及华野,253团威震东南,参加黄桥战役、车桥战役、苏中七战七捷以及淮海战役,可谓是威名赫赫、功勋累累。

10月24日晚,253团与其他两个兄弟团一起,接到了解放金门的任务。他们将成为登陆金门的第一梯队,为后续部队扫清道路。其中,253团负责的是著名的古宁头半岛,得手后,便可向南进击,协同251团夺取金门县城。

古宁头,是金门岛地形最复杂,也是敌军防守最坚固的地区。当地由蒋经国嫡系——青年军第201师第601团防守。一个团对一个团,且地形对敌军有利,其任务之艰巨是可想而知的。

但是我军依然有十足的信心,毕竟我军解放厦门时,并没有花费太多功夫,解放金门恐怕也是手拿把掐。接到解放金门的战斗命令后,全团干部战士争先恐后地积极请战。

253团的两位主官,分别是团长徐博和政委陈利华,两人都已经准备结婚了。徐博原本准备在金门战役前举办婚礼,但他和未婚妻商量后,决定还是将婚期推迟到金门战役后。当战友们向他讨要喜糖时,他笑着说:

“且慢,这一次说不定就在金门光荣了。”

与徐博一样,陈利华政委也准备结婚,为此组织还专门将他的未婚妻从军部调往了后勤处卫生处,与陈利华工作地点接近。10月19日,未婚妻专门到集美看望他,并且商量了结婚事宜。然而没成想,253团接到了解放金门的任务。

10月24日,农历九月初三,晚上夜色沉沉、凉风徐徐,敌军在金门岛上的探照灯发出一道道光束,由此可见敌人防御之紧密。

深夜22点,徐博团长一声令下,各船立即扬帆,向古宁头方向疾驰而去,1营在东,2营在西,3营居中,团直属队和团指挥船紧跟3营。

凌晨1时40分,敌军发现了我军,于是他们慌忙向我军开船开炮,然而敌军的抵抗并没有减缓我军攻势。面对国民党军那两下子,253团早就轻车熟路。在天亮之前,我军已经成功控制住了古宁头的滩头阵地,敌601团几乎被完全粉碎。

然而随着太阳的升起,战况却向我军不利的方向发展,敌军空军呼啸着扑向我军的木船,在炸弹和机枪的洗礼下,我军舰船着火的着火,击沉的击沉,很快便损失殆尽。由于船只大部分被毁,导致第二梯队的解放军无法跟上来,只能在对岸跳着脚着急。我军若想获胜,只能依靠登上岛的三个团了。

然而在敌将胡琏的指挥下,金门守敌陡然增加,达到2万多人,超过了我军的三倍。“狐将”胡琏下令,对我军采取“攻击、攻击、再攻击;冲锋、冲锋、再冲锋”的战术。随后,敌军在坦克、飞机的掩护下,向我253团阵地发动了疯狂反攻。

徐博和陈利华见此情况,立即下令停止向金门县城进攻,而是就地防守。随后,密密麻麻的敌人从三面包抄了过来,253团的三个营分好了战斗位置,拼命地抵抗敌人的猛攻。徐博团长和陈利华政委也亲自持枪参加了战斗。

一时间战场上烈焰腾空、狂飙迎地、排山倒海,我军的机枪和迫击炮愤怒地轰向敌群,打了一条条血渠。敌军第18师尹俊警告52团团长孙竹筠:

“今天是我们12兵团生死存亡的关头,黄昏前如果不把共军赶下海,那我们就要下海了。”

在上级的死命令之下,国民党军依然凭借着人数优势,对我军阵地进行猛攻。虽然我军给予敌军重大杀伤,但是由于后援不济,子弹逐渐告罄。在荒无人烟的沙滩上,不仅没饭吃,连饮水都找不到,战士们只能吃地瓜叶,喝尿。

到了10月26日午夜,253团已经油尽灯枯,古宁头坚守的我军只剩400多人,子弹完全耗尽,难以固守。面对如此绝境,徐博和陈利华决定,分成几个小股突围出去打游击,伺机寻找船只撤离。然而在向金门以东移动的过程中,我军被敌军发现,陈利华中弹负伤,不幸掉队。而徐博团长则摆脱了敌军的围剿,钻进了东部山区。

253团余部抵抗到了27日,在马祖宫以北的海岸,只剩50多名指战员。面对不断逼近的敌军,战士们高呼: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然后集体扑进大海。敌军见状,用机枪对他们疯狂扫射,圣洁的鲜血染红了金门岛西北岸的海面。

战后,胡琏视察古宁头战场,感叹道:

“我就是让你们见识见识,看看人家的战场是什么样的。人家上岛到现在,没有进过一粒米,一个人对我们好几个人。这样带兵的,才够格。”

在金门的山区里,徐博坚持了2个多月,最终于1950年1月,被敌军第11师的搜索队发现。徐团长被俘时,长发长须,如同野人。但徐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,他说:“我军迟早会来的,反动派你们就等着吧!”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,让敌军都为之震撼。最终,徐博被押往台湾内湖集中营,坚贞不屈的他不久即遭敌军杀害。

再说陈利华政委,他被敌军打伤后昏迷了一段时间。陈利华苏醒后,发现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国民党伤兵,此人已经奄奄一息。说实话在这种绝境下,阵营、立场都没有意义了,于是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。后来才得知,这名伤兵是广东人,被国民党抓壮丁来到了金门,名叫陈开中。在战斗中,陈开中所在连队完全覆灭,他已经是最后一人了。聊着聊着,陈开中就没有了言语,渐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

陈利华稍稍恢复了一点体力,于是他脱掉解放军的衣服,然后换上了陈开中的军服。不久后,国民党搜索队发现了陈利华,于是将他送往后方医院急救。陈利华谎称自己名叫陈开中,是国军某部的少尉。随后他流利地说出了自己的籍贯、家人以及部队,敌军也看不出什么破绽。由于国民党军的溃败,导致金门岛上的国民党番号极其混乱,国民党方面也查不到陈利华的底细。

不仅如此,陈利华本就是广东梅州人,会说客家话,这也是一大优势。这是因为胡琏从江西败退粤东时,在梅州、潮州大肆抓壮丁,因此相比于北方人,梅州人更容易得到信任。

除了语言条件外,陈利华出色的政工能力也为其潜伏提供了方便。陈利华有文化,当过小学老师。1939年加入新四军后,由于文化水平突出,任新四军51团政治处副主任,最终经历了多场战斗成为了253团政委。

国民党方面发现陈利华文笔好,会写诗唱歌,因此被视为重点培养人才,并送往台湾军政大学深造。毕业后,陈利华被吸纳进了“国防部保密局政战系统”。此系统是蒋介石有感于我军政工的强大,于是效仿我军政治部,设立了此机构。1950年,蒋经国正式接手了这一机构。

政战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“台军内部进行政治审查,防范“共谍”渗透”。但是敌军怎么也想不到,一个解放军的中层指挥官已经打入了他们的内部。

在政战部,陈利华发挥了自己的政工优势,做出了很多“成绩”,同时也接触到了大量有关于“台军编制”“防御部署”等机密材料。对此,陈利华都暗暗记在了心里。

由于“业绩”突出,陈利华升任上校,继续在蒋经国的领导下工作。不久后,陈利华还在岛上娶了妻子,生了孩子。陈利华官运亨通、生活美满,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理想,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身份。

随着官职的上升,陈利华也变得更加自由了起来。在职期间,他一直努力与大陆方面联系,想要传递情报。

1958年,陈利华认出了自己的同乡、253团老战友陈瑞粦。经过攀谈,陈利华发现陈瑞粦也有返回大陆的想法,于是两人一拍即合。其后,陈利华趁陈瑞粦去香港出差之机,多次利用他来联系当地的中资机构,试图与组织重新建立联系。然而当时我方无法证实陈利华的身份,也无法确定情报的真伪,于是断定其为蒋方派出的间谍,于是一直没有积极回应。

长期的失联,让陈瑞粦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,由于生活困顿、身体又有病,导致陈瑞粦变节了。于是陈瑞粦开始频繁以揭发陈利华相威胁,要求其给他生活上的援助。1981年,陈利华退休,并且拒绝再为陈瑞粦提供金钱。

在病榻之上,陈瑞粦恶由胆生,于是向有关方面揭发了陈利华。不久后,台当局宪兵将陈利华抓进了监狱。在敌人的审讯之下,陈利华坦白了自己的身份,他坚定地说:

“我虽然在国军工作32年,但我对中共从来都存有希望,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心态从未动摇,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返回大陆,与组织产生联系。”陈利华还说,如果共产党解放台湾,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形式,他都会归队。

陈利华的潜伏,震惊了台湾当局的政战部以及情报部门。一个我军的团政委居然能潜伏32年,而且还身居国军中层领导,而且他潜伏的部门还是蒋经国亲自负责的。在恼羞成怒之中,蒋经国亲自批示,将陈利华直接枪决。

在监狱里,陈利华向妻儿坦白了自己的身份,他嘱托儿子陈启明,一定要回梅州认祖归宗。1981年11月21日上午六点,陈利华被台湾以“内乱罪”杀害,结束了他32年的潜伏生涯。

两岸互通后,陈启明回到了梅州老家探访,陈利华的亲人们都湿润了眼眶:“长得真像利华仔,真像啊!”2009年,陈启明向台当局法院提出诉讼,要求当局给予自己赔偿。然而台当局立即驳回了他的请求。

陈利华,是牺牲在金门的烈士的一个缩影。2012年9月,29军后人代表奔赴金门参加祭奠我军英烈的活动。在凄凉的千人墓地前,29军的后人们放声大哭,将苏中的洋河大曲洒在干裂的墓地上。希望家乡的酒,能够告慰远去的英灵。他们为了祖国的统一,打出了军魂,打出了尊严,他们虽败犹荣。

金门的英烈们啊!我们迟早会来看你,我们将为您竖起一座雄伟的纪念碑,代替那凄凉的坟冢,我们迟早为你们讨回公道!魂兮归来,尚飨!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